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说我们受一次挫折,就接受一次教训的意思。语出明·王阳明《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可是,很多膝关节病患者并没有这样的智慧,他们经历了无数次挫折,不但没接受到教训,反而勇于冲锋,去经历更多的挫折。

吃一堑,长一智,如果执迷不悟,膝关节病就会走进死循环
我原来讲过这样的例子,一位老师就是跑步多了膝关节疼痛,这明明是劳损,可是到了医院先是做核磁说半月板三度损伤,迅速做了膝关节镜,静养了一年,又是氨糖止痛药又是玻璃酸钠PRP,结果还是不行。又去看专家做核磁说内侧关节腔变窄,不到50岁竟然又做了单髁置换,然后还是疼痛。
因为本来就是劳损造成的关节炎啊,跟半月板没关系啊,所谓三度损伤只是磨损啊,置换是解决骨头问题啊,仍然没解决炎症问题啊,手术做得不太好也是原因之一。
这样的事情并不在少数,比如这位朋友的留言:
我也是不懂,去年做的手术,现在躺着不能走!半月板撕裂,韧带损伤,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
现在走路疼痛,我想去做修复手术,就是把自身的血液输送到半月板里面去,叫什么CGF,不知道行不行?
首先:医生做手术前肯定告诉她:手术做了就能好,起码不能加重吧,这样他才同意做。可是做了竟然不能走,那要找原因啊,问问手术医生啊,到底为什么?看来他对这样问题并没有兴趣!这实在令人费解!
其次:膝关节镜术后必须有康复治疗康复锻炼,手术完成后只是一个开始,漫长的康复过程是恢复关节功能的至关重要一环,很显然他没有,还在床上躺着。如果是手术适应症尚且如此,如果不适合手术呢,那问题就更多了。可是多少患者蒙在鼓里,认为手术后就好啦,就能工作劳动啦,就能运动啦。因为没有人告诉患者,我不厌其烦地讲这个问题,就是为了普及!
再次:还是疼痛怎么办呢?新技术来啦,从PRP到RPF,再从PRF到CGF,这些英文字母往往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比如这位患者就这样认为,把自己的血液一系列处理,成为生长因子,然后打进半月板,就它愈合。理论上天衣无缝,但是真的可以吗?事实显然不是这样,PRP也曾经如是说,可是为什么要演变成现在的CGF呢。一代氨糖也曾经如是说,可是慢慢加硫酸软骨素,加骨胶原,现在三代氨糖已经很普遍,五代氨糖已经诞生。谁知道以后要到多少代,可是真的好,为什么要层出不穷地升级呢?
最后:说到核心问题,疼痛是炎症,如果是半月板或者交叉韧带断裂撕裂,影响的是功能,暴力外伤是前提。我们核磁看到的几度损伤断裂等多是退变,年龄大的运动多的劳动重的磨损得多,任何人都会出现,那只是参考。可惜啊,我们就把报告结果当成诊断,当成病来治,于是很多无效的治疗就产生了。真的那么神奇,这个膝关节病还有什么好讲的。
所以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才总结出“治练养”模式,即治疗、康复锻炼和正确保养。一切的一切,是建立在详细了解病情基础之上,问病因问症状问体征,结合年龄职业。可惜啊,现在的医生功能仿佛就是看核磁了,这样小学一年级就可胜任,还用学习很多年吗?
刚才的那位患者,还孜孜不倦地奔走在接受先进医疗的路上!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huinet.com/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