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畜离的关系(人和畜牲有区别吗)

人和畜离的关系(人和畜牲有区别吗)

西方进化论认为,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也就是说,人是动物之一种,猿猴是人类近亲。如果达尔文活到二十世纪,多半会荣获诺贝尔奖

因发现“印刻效应”,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兹(Konrad Zacharias Lorenz)、德国昆虫学家卡尔·冯·弗利(Karl Ritter von Frisch)和荷兰动物学家尼可拉斯·廷贝根(Nikolaas Niko Tinbergen),共同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表彰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bo)对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诺贝尔奖委员会把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他。

人与动物的微妙关系,在作家和他们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其充分。魏尔伦在给兰波写的第一封信里就说兰波“你有点变兽妄想狂的味道”。变兽妄想狂是精神病学名词,患者精神错位,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狼。德波顿认为,“一个人的怪异行为,从本质而言,往往是简单的动物性目的——食品、居住和后代繁衍——的复杂化体现。”小说《沉默的羔羊》的扉页上有一句摘自《哥林多前书》的引言:“倘若吾以人之姿态与以弗所之兽类相搏,而死者不能更生,则于吾何益?”

西方人,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作家,都喜欢研究寻找人与动物之间的关联和异同。他们认为,研究动物就是研究人类,将动物身上的适应性行为推论到人类复杂的社会与心理模式,从而总结出“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人和畜离的关系(人和畜牲有区别吗)

中国人好像止于女娲造人的神说,主要倾向于研究人性,社会学和文化意义上的人,而很少涉猎动物性的人。虽然汉语字典、辞海、百度百科把人归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人科人属人种,还有十二生肖的说法,但是,即使一般的中国人也不屑与动物为伍,千方百计地要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好像人与动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是丢人现眼的事。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动物的用途除了食用、使用、观赏、当宠物当国宝、维持一定的生态平衡,用得最多的就是骂人。最狠的骂人话,非“禽兽不如”莫属。这句骂人话虽然对禽兽极不公平,有点“羊毛出在狗身上,由猪买单”的味道,但是,它让人与动物有了密切关联。

在许多人看来,禽兽低贱、凶残、狡诈、没有人性,其实,在这些方面,禽兽远不如某些人。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香港名媛碎尸案”,可谓触目惊心。试问,哪头禽兽堪比此案里的凶手、哪怕是其中的帮凶?如果在禽兽界说“人都不如”,那才是对禽兽最大的羞辱。“禽兽不如”这句骂话,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得到的。如果把人作为底线,超过底线的就是禽兽;如果把禽兽作为红线,突破红线的就是禽兽不如。那偏执的孟子杨朱墨子“禽兽也”,说明了杨朱和墨子并非“禽兽不如”。

人和畜离的关系(人和畜牲有区别吗)

我们除了用动物来骂人,也喜欢用动物来育人,有时候还在诗文中用来打比方、作象征,指桑骂槐,说东道西。小时候听大人们讲故事,说某某动物是人转世来的,某某人的前世是猪狗牛马。只有好人死后才会变人。前世作恶,来世就会变成畜生被人使唤、鞭打、屠杀……那时候我相信大人们讲的故事是真的。后来看到太多禽兽不如的人,我仍然选择了原谅,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做人,没有多少做人的经验,很多人还是在受动物本能的驱使。

第一次读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这句古语时,我就忍不住窃笑,甚至不屑,与孔子并称“孔孟”的孟子也不过尔尔。在那时的我看来,人与禽兽的区别多了去了,大了去了。而且,庶民和君子之间就“去之”“存之”这点区别吗?孟子做人的标准太低,评判人的尺度太短,简直幼稚可笑。多年后我才明白,要真正做到异于禽兽,绝非易事。可以说,“异于禽兽”既是做人的底线,也是做人的高线。

异于禽兽,首先在于人性。人类的文明程度,主要体现在人性含有量和兽性含有量。用“禽兽”作为一条标准来评判人,远远不够。事实证明,没有一个兽心比人心更歹毒,没有任何一种兽行比人行更穷凶极恶。有一位作家说过:“自从了解了人,我就爱上了动物。”

异于禽兽,在于“三观”。动物是没有“三观”的,它们只有简单直接的生存观。“三观”不正的人无异于禽兽,甚至连禽兽都不如。

异于禽兽,在于真实,只说人话,不说假话、套话、大话、空话。最懂沉默是金的不是人,而是禽兽。如果不能说真话,至少应该像禽兽一样沉默不语。

人和畜离的关系(人和畜牲有区别吗)

每次看到躺在地上晒阳光的猫,我就感到羞愧,它比我懂得享受时光。动物世界里的雄狮,面向辉煌的落日不停狂吼,我觉得它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比我懂得欣赏美。我从小就怕黑夜,一个人不敢走进黑夜,经常在夜里做噩梦。萤火虫却用它们短暂而渺小的一生来给黑夜增添光明。豹子在黑暗的森林里睁着蓝荧荧的眼睛,我相信它不是在狩猎,而是在享受夜晚的宁静。

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只要是孩子,都喜欢逛动物园。在孩子眼里,人和动物几乎没有区别,即便是凶猛的禽兽。“动物园一边使动物看起来像人,一边使人看起来像动物。”(德波顿《无聊的魅力》)如果用上帝的视角来观察,人和动物之间只隔着笼子、围墙、自由与屠戮。

就做人而言,我相信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动物让我们明白自己是人。进化论可以作为“众生平等”的依据。可我非常清楚,我与禽兽同处一个世界,我要做的就是,如何异于禽兽。

人和畜离的关系(人和畜牲有区别吗)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uanbao58@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huinet.com/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