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福寿螺的朋友们还活着吗?提起福寿螺,中国顶级吃货都直摇头。肉多紧实,烹饪简单,繁殖能力强,好生养,这一系列优点放在任何一种食材,都会成为发家致富的好品种,但那是福寿螺,就另当别论了。福寿螺是中国公认的毒王,一身寄生虫,让人望而生畏。

福寿螺是全球最严重的100种入侵生物之一,我们每年都要耗费3个亿,来整治福寿螺的泛滥。但是你知道吗,中国人看不上的福寿螺,在印度却被奉为美食,三哥一顿不吃都肾的慌。这是怎么回事?三哥难道是喝了恒河水开挂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

- 先来说说中国为什么不敢吃福寿螺
其实最开始福寿螺是作为肉用螺引进的,1981年从巴西引进广东,当时福寿螺用它的繁殖速度和肉量,征服了一大批吃货。但渐渐的,出现一大批食用福寿螺,感染寄生虫的事件。据统计,一只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少则3000条,多则6000条。

一网友在一次旅游过程中,误食了福寿螺,导致寄生虫入侵脑部,被送入医院救治,医生扎了差不多300瓶吊针,吃了十几盒打虫药,受害者因摄入药物过多,导致身体变形。

看来,福寿螺完全没有发挥美食的作用,反而成为了索命的毒物。于是人们也就把福寿螺,划分到不可食用的螺类里。专家表示: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为广州管圆线幼虫,如果食用了没煮熟的螺肉,容易引发寄生虫感染,严重的会导致痴呆。

我国南方是福寿螺繁育的温床,每年的5月到8月份,是福寿螺繁殖高峰期。它们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5万粒,以前在小河边,田垄上,就能看见一排密密麻麻的福寿螺卵,粉色的卵集聚在一处,特别恶心。

于是,比福寿螺寄生虫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福寿螺不仅在南方泛滥成灾,还扎根到了北方地区,可以说入侵中国的福寿螺,成功进化,甚至能承受零下贰摄氏度的低温。

福寿螺属于杂食性动物,啥都吃,它的个头还比本土田螺大,因此它们还会把小田螺吃掉,造成本土物种危机。福寿螺喜欢在稻田里活动,啃食秧苗根茎,破坏粮食产量。而且农民经常赤脚下田,如果被福寿螺外壳刮伤,也会引发寄生虫感染风险。

- 泛滥成灾的福寿螺,就没有天敌了吗?
您还别说,我们的印度三哥,吃福寿螺的速度,都赶上福寿螺繁殖的速度了。咱有多恨福寿螺,三哥就有多爱福寿螺。印度穷人很多,它们买不起市场上的肉,于是只能找一些免费的肉。就比如蚊子,清道夫、福寿螺这些物种。福寿螺个大肉多,是最佳的蛋白质。

三哥撒上秘制的印式调料包,再以最纯净的恒河水烹饪,干净又卫生的福寿螺美味就诞生了。以三哥这人口基数,福寿螺很快就被捕捞殆尽,供不应求的福寿螺,在印度成为了香饽饽,为何三哥吃了福寿螺,不会感染寄生虫?你怎么看?评论区打出你的观点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huinet.com/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