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坊间谈论得最多的话题,除了新冠之外,恐怕就是退休金了,因为随着退休人员的不断增多,尤其是60年代这批体制内和体制外退休人员的增多,这个话题就更为突出。因此,总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抱怨退休金拿少了,谁谁每个月到手差不多有万元左右,谁谁一个月也就千元左右,也就只能勉强过日子。
这里除了工资体系和个人所得等体制造成的不同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改革,以及个人缴费也有一定的原因。
先来说一说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私有化大潮的影响。九十年末、二十年代初,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期,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私有化的大改革,在这次大潮中很多企业员工被下岗、被买断工龄,而且这一部分人大都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如今正好陆续到了退休年龄。当时私有化时,大部分企业员工按企业工龄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偿;有些企业员工既给予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另外还由所在企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安置后的退休,称之为承诺退休;还有一小分国有企业虽然没有私有化,但在企业内部实施了减员增效,也就是“内退”,被内退的这部分员工保留其身份,按月发放一定数量的内退生活费,其他五险一金等工资待遇保留,纳入企业退休员工管理,等等。
一次性经济补偿的这部分人,其后的社保和医保等由个人缴纳,而这部分被买断后,往往个人缴费都选择低档缴费,还有些十分困难的人,缴费不及时,或缴费中断了,还有些人缴费缴够15年就中止缴费了,那么这部分人到了退休年龄,退休养老金就比较低,女同志也就1000—2000不等;还有一部分承诺退休的人,所有企业或上级主管部门等,虽然能够保证其到年龄能按时退休,但其保障也很有限,退休金也不高,低于当地退休金的平均水平;再就是国有企业内退人员的退休金与在职退休人员相差不大,因为这部分人的退休人员退休前是按其在职时的岗位薪酬标准进行缴费的,只是内退生活费比在职员工低,这部分往往是退休后比退休前拿的多。
以上只是对退休金差异的比较和分析,当然不可能详尽,毕竟在这方面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
那么,现在就来说一说缴费的问题。现在个体工商户和自由择业者(灵活就业人员)等比较多,年轻的时候要养家糊口,很多人容易选择能少缴费就少缴费,能不缴也就不缴,只顾眼前,这是不对的。随着人的寿命越来越长,退休后的日子就很长,到了这个年龄更需要钱作保障,而且大都靠退休费养老。有些人会说,我多存一些钱,或到时候买一些商业保险。这样说,我还是认为社保会更有保障一些。一是缴五险两金是免税的,只要生活有保障,能多缴就多缴,可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调整个人缴费档次。二是社保的稳定性大于商业保险,有国家层面作保障,至今我还没有听说有人靠商业保险养老的。而且,商业性养老保险条款十分苛刻,我老婆退休马上快10年了,过去买了一份商业养老保险,至今还在缴费,至于到时候能有多大保障,鬼才知道。再就是商业保险还是有一定的风险。三是手中的钱往往会因这方面那方面的因素,却被挪用,谁又能保证存的钱就不用呢?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存不住钱。
而且我国退休金实现了连续10多年的调升,较好地保障了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与现代物价和消费水平保持基本接近,并做到老有所养,这是商业保险做不到的。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建议:为什么要缴社保?能多缴就不少缴的原因!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huinet.com/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