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坐高铁回家,深有感触,老爸老妈平日都是节省惯了的人,舍不得花钱买高铁上的快餐,我去问餐车有没有泡面,服务人员头也不抬的来句高铁上不会卖泡面的,语气异样,我倒无所谓,确实味道大会影响到别人可以理解,但是对于我爸妈来说,一辈子都是这么省过来的,很饿却又不得不花多些钱去买套餐,我觉得有些残忍。

钱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其实买那些零食,泡面,现在还有带自热火锅的,这个花费也不比火车上的盒饭便宜,关键是火车上的饭不好吃呀,买过一次四十元的套餐,主菜只有黑乎乎的几块肉,嚼也嚼不动,配的小菜更是像烂菜叶子一样,米饭特别硬,之后就果断自己带吃的了。
高铁不支持食用方便面,我估计原因有几点。(本人的理解)
1.气味,在高速行驶的密闭列车车厢里,这股气味是很难消除的,极大的影响了列车的环境。
2.垃圾,一辆8节的小编组列车是有576个座位,假设一半的人食用泡面,就算288个人吧,那就是288桶泡面盒,还有未使用完的泡面汤,而列车上的垃圾箱数量是有限的,可能就会造成大量的垃圾,也会出现泡面汤四处流淌的场景,极大的影响了列车的环境和安全。
3.开水,首先滚烫的开水在晃动的列车上是有危险性的,在人们接开水时是有烫伤的风险的,而这个人数增加到庞大的地步,风险发生的几率更大,加上一些心大的家长爱让孩子自己接开水,我们在旁边都会劝阻,吓都吓死了。 而且列车的加水站无外乎就一两个,而水得用一天,如果人人都打开水,那怎么能够用呢,最后连冲厕所的水都没了。
4.赚钱(小声)。

方便面应不应该上高铁,这是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根源要看高铁到底算个什么行业?是个服务行业还是个高档消费行业!如果算个服务行业,那方便面、火腿肠啥的随便带不干涉,如果是个高档消费行业,那你禁止带方便面火腿肠,禁止自带食物甚至翻包来保证消费的高档化,那就完全可以了!你认为呢?
那些说禁止吃方便面的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以为,这个国家所有人都与他一样,是不在意几十块钱吗?都出去走走吧!去菜市场看看吧!去边远山区看看,这个社会还有许多人活着那几十块都很重要的日子里,重要到有时候是生命!
有的人只考虑到了泡面味,没考虑到人情味,再过几十年,社会发展的估计也会有人嫌弃他吧。2005年左右,我去北京上学,绿皮火车,哈尔滨到北京西要12个多小时,我买到了火车票,但是人太多没挤上去,在寒冬里拉着大箱子干等了几个小时,挤上了下一班车,但是座位票变成站票了,车上有很多农民工叔叔是去北京打工的,其中有一个六十多岁的爷爷看我可怜,全程分了我一半的座位(感谢这位老爷爷,现在他老人家估计也有80多了,祝福他老人家健康平安),我几乎全程没有吃喝任何东西,因为真的太挤了,吃泡面都没有空间,并且那时候我连泡面都不舍得吃。直到现在我都觉得火车和泡面是绝配,漫长的旅途中是我们能吃到的食物中为数不多的吃得起的美味的热乎的饭,但是我也不强求,只要火车上没有说不让吃,我就继续支持,哪天规定说不能吃了,我也不反对,绝对遵纪守法。而有些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开始嫌弃这嫌弃那了,连别人吃个泡面都是罪过,真真是可笑,可悲啊!
具体到解决方案,问题就变成了:“泡面是否是“唯一”可以用来代替昂贵盒饭的平价铁路餐食?”面包牛奶行不行?饼干行不行?牛肉干、鱼片行不行?这些食物吃起来都不会散发强烈气味,也是能够代替常规餐食的权宜之计。甚至对身体而言,在高油高盐方面较泡面更有益处。肯定有人会说:我就是想吃点热乎的怎么了?!OK,那么您这点“附加追求”若一定要满足,其代价便是同车旅客不得不沉浸其中、无法逃避的浓重气味。扶贫济困,理解万岁,都没有错。但既然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就应互相理解,注意“边界”。只强制一方理解另一方,欠妥。
沉默的不满才是真正地有修养,站在道德制高点来批评别人的人才是真的自私自利,表面上大道理一串一串,说的冠冕堂皇,其实不过是接着所谓的公共道德满足自己的利益。
谁都不喜欢吃泡面,它不好吃,吃多了腻。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填饱肚子,就已经是件很幸福的事儿了,过程中是拿什么填饱的肚子,真的不重要了。
去年抖音上有一个大哥在车站候车,从山西到河南,候车室工作人员问他吃饭没,他半开玩笑的笑着说,没干活,吃不吃饭都没事。
可是他眼里的泪马上都要流出来了啊,他不饿吗?他很饿,他只不过是想多省点钱而已。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没人愿意被旁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有时候我觉得泡面的味道真的不熏人,甚至很香。
生活啊,它有它的轨迹,有它岁月留下来的习惯。还请你忍耐一下这个刚刚建国70周年的国度里的老百姓。
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让不同阶层的人都活的更有尊严。因为本身社会,就是由不同阶层的人的人构成的缺一不可。请为了自己的生活也尊重下别人的生存。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huinet.com/3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