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简单了解了大脑的结构,知道了大脑(皮层)是主宰我们心理活动的器官。那么,通过科学家们的进一步实验了解,又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得到了目前普遍的认同:
1、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侧),每一侧都有复杂的能力;
2、左右脑之间通过胼胝体进行连接,信息在左右脑之间相互传递;
3、大脑的左半球是言语中枢,更善于言语、写作、运算、阅读;而右侧在解决空间关系、加工人像、艺术活动、符号推理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同时,没有一项实验可以证明,单一活动依靠单侧脑就可以完成。
4、大脑单侧化并非人人都有,尤其是左利手的极少数人也不具备明显的单侧化特征。

罗杰.斯佩里,诺内尔奖的获得者
在这些认知下,你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中风的患者语言会很有障碍,为什么通过数据调查表明,建筑师、天文学家多是右脑更发达;而很多善于说辞的人(销售)相对左脑会更优秀一些,表达会更流畅自如。

左右脑肯定各有擅长
左右手优势的生理特征确实是存在的,根据数据研究显示,80-90%以上的人都是右利手,至少很少的人是天生左利手,从婴儿吸吮手指就可以看出倾向性。按照强化优势论(长板效应)的观点,是否左利手就一定存在优势?是否需要特意练习,强化优势手,还是需要刻意练习,弥补弱势手呢?很多人都很迷茫,最终的结果,都是任其自由发展。
我个人抱着以下的观点:
1、左利手的更聪明,没有过硬的数据证实,也无需有这样的定位;
足球场上有巴西卡洛斯这样的左脚球星,也有贝克汉姆这样的右脚明星,左右脚相对均衡的球星更容易得到优势。没有一个书法家以左手写字而独步天下,大众判断的标准是字,而非手。所以,左利手的人无需骄傲自负,右利手的人也无需羡慕别人,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形成特定环境下的相对优势,才是正路。所以,你很少见左脚球员踢右路,合适的环境、项目至关重要。

2、交叉学习和锻炼,更有利于形成整体优势;
毕竟,左利手的人占绝对的少数,所以很多工具是偏向右利手的人设计的,比如考试的试卷、开罐头的工具。如果左利手的人没有相应的训练,也许会有更多的别扭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而不少右利手的孩子家长,刻意增加了孩子左利手的小锻炼,也是值得鼓励的事情,比如写字用右利手,拿筷子用左利手。

刻意增加一些小锻炼
3、长板理论,是真长才有用;
以前社会突出木桶效应,人的发展取决于自己的短板,短板越低,人生越艰难;而如今社会,更偏向于长板效应,有突出的一技之长更容易兑现价值;我想说,不论是任何长板,个人相对左、右的长板是没有价值的,而绝大多数人的长板才更有意义。发现长板、使其更长,才能兑现天赋和努力。

科比也不太好防守姚明的绝对高
下一期,我们将明确什么是心理活动,和一般的活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huinet.com/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