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成都又出圈了,顺便把成都人也带火了一把,本来应该人神共愤,愣生生被成都人搞成了大型欢乐剧,话说,我不要面子吗?事实证明,成都人的确是全国范围内少有的“奇葩”,尤其显得特立独行,这几个特点外地人真学不来:

都说普通话,成都人也能分出谁是资格外地人
成都人对四川话的“顽固”可谓举世无双,不到迫不得已绝不使用普通话,比如演讲。大多数上了年纪的成都人真的说不好普通话,除非用绳子拎着,否则他们的舌头很难卷起来,即便是普通话,“体制”一定会是“ti zi”,并且坚信自己的普通话标准极了。另一个原因,许多成都人相信四川话是全国最简单的方言之一,甚至比普通话更容易听懂,你连普通话都听得懂还听不懂四川话,儿嚯?所以,不要奢求成都人为了迁就你改变说方言的习惯,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是这样:你学会了四川话,并且比他还地道。

即便成都人和外地人都说标准的普通话,但聪明的成都人依然能听出来哪个是本地人哪个是外地人,关键在于腔调的不同,想冒充成都人真的太难了。
“关x锤子事”
这句话是成都人常用的口头禅,充分体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个x可以是“我、你、他”中的任意一个,甚至还可能是“它”。
对于成都人来说,只关心和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你和他聊国家大事、社会热点,还不如聊聊哪家火锅店免锅底费、哪个农家乐打七五折更有价值,所以上街这种脑残的行为让成都人无法理解,甚至还会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料:那个瓜娃子跑去凑热闹,关他锤子事,有那闲心还不如搓两把。

与此相对应的是,“关你锤子事”也是成都人的嘴边话,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你有钱是你的事,我没钱也是我的事,与你有何干?少来咸吃萝卜淡操心。
据称事发当时成都人都在啃兔头看世界杯以及打麻将,被外面一群人吵得影响正常发挥,于是被骂得披头散发……
听招呼,不摔跟头
成都人真是“温顺”的一族,凡事都不太计较,喜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不吵架就不吵,打架?还是算了。两辆车相撞,成都人是这样处理的:
撞得没得好凶嘛,300刷个漆差不多噻
400?
要得
双方心满意足,欢快地离开现场。
成都人的心态相当好,不知道有什么事可以激怒他们?“听招呼”是成都人的座右铭,特别是“听政府话”更是成都人的自觉。

就拿疫情防控来说,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真的很少见成都人抱怨,即便封控,人家也很能想得通:不要给政府添乱,那么大家子人,政府也不容易,让你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有啥不好?
成都人对自己的国家格外包容,但要说没脾气也不对,在成都,只要中国被欺负那是跳得比谁都高,当年美领馆撤退没少挨成都人的吐沫星子,虽说部分年轻人哈韩哈日,也不妨碍划清界限的时候大义凛然,日本和日本人在成都人的心里恐怕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排斥乃至鄙视。
“耙耳朵的命也是命”
这恐怕是识别成都人和外地人最管用的一招。成都的男人确实很少有大男子主义,不是没个性,而是珍惜家庭、珍惜感情,能谦让就谦让,婆娘凶点就凶点,多大点事?
成都男人从小就被培养做饭洗衣服做家务,至少家里的事无所不能,如果不是性别限制,娃娃吃奶都能帮你办了信不?

成都男人“爱”做饭也不是真的喜欢,而是不得已为之,通常来说,川菜制作复杂,做得好吃更不容易,偏偏女性在这方面的天赋就是不如男性,这也是成都男人下厨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在成都喊“女人的命也是命”真的很难引起共鸣,这话恐怕连大多数女人都不同意,成都的家庭,男女基本平等,很少有女人被盘剥的现象,成都女人的牙尖嘴利真不是一般人能对付,与其喊“女人的命也是命”,不如喊“耙命贵”更有群众基础。
成都人认为成都是真好
如果一个成都人向你抱怨成都这不好那不好,你信就输了。成都人对家乡的热爱是深入骨髓的,反正就是各种好,北京上海都不爱,就只爱成都。
在成都人的心目中,成都有美味的川菜和水灵灵的川妹子,有数不清的美景和休闲去处,还有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以及顶尖的历史底蕴,既时尚潮流又古风古韵,这样的好地方可是不多见,所以,要想让成都人离开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奇怪的是,成都人真的很喜欢“躺平式”的生活,小富即安自不必说,“未富即安”也不在少数,按成都人的说法,人活一辈子就图个轻松快活,何必为了钱让自己累死累活呢?

所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那些想打破成都人安逸生活的“搅屎棍”始终不受待见,一句“关你锤子事”直接让你风中凌乱,纯属吃力不讨好。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huinet.com/2357.html